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企业朋友笑了。并试图给我说明,他们做业务的时候,讲究的是“感情深一口闷”。至于合同,那就是个形式,有就行,但别太啰嗦,太多的条条框框会拖延办事效率。
听到这,我默默拿出两份合同给他们看,并给了一个眼神让他们自己体会。这两份合同大致内容如下:
A合同约定:先付全款再发货。违约责任无约定。
B合同约定: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支付总货款的20%作定金,交货且验收合格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付清尾款。销售方送货上门。交货时,由采购方品检员对货物按照质量要求进行验货,2个工作日内给验收结果。销售方交付的货物质量与样品不一致的,采购方有权拒收,并要求销售方按不合格产品价款的10%支付违约金。不合格率达15%时,视为销售方根本违约,采购方有权无条件单方解除合同,要求销售方双倍返还定金。违约金低于由此给采购方造成的损失的,销售方还应赔偿损失。货物漏发的,所缺产品视同不合格品处理。
假设你是采购方。
当你签订的是合同A,那么祝你好运。因为本次交易的收益,全凭对方的人品与你自己的运气决定。
当你签订的是合同B,你心里肯定比较踏实,因为这次交易不再听天由命。不敢说销售方一定就不违约,但他至少得掂量一下,这违约的成本。并在履约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务必谨小慎微,不能以次充好,包装需要严密些,以免因物流问题导致违约。
以上只是两个小例子。实际商务中的合同关系与合同文本是多种多样的。但窥管见豹,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份随意的合同文本与一份严谨的合同文本,其带来的感官、心态与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份严谨的合同文本,让合同相对方对你谨慎的工作作风肃然起敬、收起了懈怠散漫之心,用心履约。如果在每个合同关系中都被对方用心对待,这个企业还有什么小目标是达不到的呢?
本文系法派法律团队李少敏律师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与网站。违者必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法派法律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mpal.net/?p=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