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定金”骗局有4种,警惕合同藏陷阱

合同文本需谨慎,签了陷阱合同很难“不违约”,且看定金陷阱合同如何带你进坑

“吃定金”骗局有4种,警惕合同藏陷阱

 

一直以来,二手车交易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不法商贩专设“套路”坑害买车者,想方设法“吃”掉对方的定金。日前,宁波鄞州警方一举捣毁了4家涉嫌诈骗的二手车交易行。警方还以这起案件为例,剖析了二手车买卖中常出现的“吃定金”骗局,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今年3月初,鄞州警方结合“千警下基层、万警大巡防”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会同工商等部门成立专案组,开展二手车专项整治行动。在对报警和投诉举报的信息进行梳理时,警方发现“以虚构不存在的低价二手车源欺骗客户”“在明知按揭费用过高的情况下,诱骗客户签订合同并支付定金”等行为出现频率最高,也因此成为此次打击的重点。

经过分析研判,警方确定了21家日常交易活动中存在违法犯罪嫌疑的重点二手车行。随后,会同工商等部门对这些二手车行进行重点排查,对300余名从业人员进行登记检查。4月12日,在掌握充分证据后,警方联合工商部门对存在非法营业嫌疑的二手车行开展集中打击行动,成功打掉4家涉嫌诈骗犯罪的车行,当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4名,其中刑事拘留16名,取保候审4名,涉案金额数十万元。

“他们的‘套路’是这样的:首先在网上编造虚假信息进行钓鱼,骗来宁波后忽悠对方看其他车,隐瞒费用信息,诱使客户签订购车合同;客户一旦签订合同付了定金,就此落入了陷阱,因为合同上有一条‘全额付款需要3天内付清,按揭需要7天内办理’的规定,否则就是客户违约,他们就有权吃没定金。”民警说,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吃定金”的骗局常见的有4种。

其一,业务员介绍车辆价格时,不跟客户讲购车需要手续费、评估费等费用,合同上也不会体现这些收费项目。客户在付了定金后才知道还需要支付这些钱,会产生不想买车的念头,就会要求退还定金;其二,业务员在购车合同上故意写错客户想要买的车子型号,车主不要这车了就要退定金;其三,有些客户要办理按揭,但在办理时才发现费用不是先前说的那么低,而且还出现安装GPS等各种费用,就想退车退定金;其四,客户买车时,业务员故意不跟客户讲明是事故车,客户发现后就要退车退定金了。

对此,警方提醒广大买主,特别是外地来宁波或者在宁波工作的外来人员,购买二手车不要贪小便宜。在购车前,应了解清楚二手车行的资质、经营模式等情况;去验车时,不可单独前去,应两人结伴同行。购买二手车前应看清合同内容,骗子利用一般人不认真看完全部合同内容的偷懒心理,在众多条款上设置陷阱。

 来源:宁波日报,作者王晓峰、黄军、项兰。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与我们联系(400-772-9976)。核实后,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删除处理,谢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法派法律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mpal.net/?p=333

(0)
Lawyer LeeLawyer Lee
上一篇 2018年6月15日 下午4:40
下一篇 2018年6月19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