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某汽车销售公司在各地铺展销售网时,遇到了难题:拟在厦门和福州开设分公司,却被告知不可以在市区内设立汽车销售企业。为解答企业朋友的疑惑,律师曾致电福建省工商局以及福州市工商局了解情况,被告知该地区确实不允许在市区进行与销售汽车有关的一切行为,哪怕单纯展示汽车也不行,这与当地政府提升城市整体功能的大布局有关,不容置疑。
其实,不只是厦门与福州,目前在国内的不少城市,都出现了限制、搬迁市区4S店到远郊的情况。像成都红牌楼商圈就不再继续发展汽车销售企业,而是在其他区域另辟汽车市场。武汉的竹叶山汽车市场也面临着整体搬迁的命运。上海除了吴中路和华翔路等汽车销售街整体搬迁外,各种处于市区“黄金地段”的零散4S店也开始陆续“外迁”。只是其他城市的类似措施都不像厦门与福州如此一刀切,一下子把所有的汽车销售企业全部搬迁到远郊。
那么,为什么政府需要把汽车销售业逐渐搬离市区呢?这些政策是否阻碍汽车销售业的发展呢?
律师认为,“限制”与“搬离”都是政府为了该地区整体发展的大布局。
1、未来城市的发展以片区为单位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行业集中发展、形成规模时,知名度会更高,管理更规范。消费者慕名远道而来,拥有更多的选择与更全面的服务。而各企业则形成良性竞争关系。
而遍地开花的汽车销售公司,看似繁荣分布却过于分散,大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小市场,很难形成规模。市场不成规模,而且随着城市不断扩张,汽车销售公司频繁搬迁,也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销售市场,就必须拉长、延伸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积极打造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产业集群。
2、各得其所,提升地皮价值
汽车4S店的初期投建成本动则几千万,而汽车市场需要长时间的培育。盲目选址兴建汽车4S店或者设立汽车销售公司/分公司,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很容易形成“有场无市”。依托于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贸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做法。正因如此,政府以“有形之手”引导汽贸市场的建设。毕竟很多城市的市区,地皮成本已经很高,周围配套已然固化,更适合因地制宜建设高档商圈,不宜划分一片出来建设汽贸市场。把整个汽车销售行业搬迁至郊区,可以降低各汽车4S店的投建成本,且更容易进行汽贸市场整体配套规划。
以成都为例。十年前,成都红牌楼就是一个汽车大杂烩市场,商铺招牌乱七八糟,汽车商品无序摆放、杂乱无章。而龙泉西河片区则因地缘偏远、发展缓慢。“南汽东移”后,红牌楼整个商圈“腾笼换鸟”、交通改善、土地价值攀升,剑指高端商圈。而龙泉西河片区,打造出承接红牌楼传统汽车市场的九峰国际汽车博览新城,涵盖国际汽车零配部件采购中心、国际大型车交易市场、国际品牌4S店集群、高端住宅、品质商业街、国际公寓等多种产业和业态。
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
城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市区人口密度较大,而汽车4S店都有售后维修车间,这些车间会排放一定的污染物,特别是不少汽车4S店的喷漆业务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这也是有关部门考虑让市区内的经销商全部撤出的原因之一。
综上,汽车贸易行业应遵循政府发展指导思想,汽车销售企业建设应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标准整体规划才有大未来。
(希望各位汽车行业的企业朋友,在设立汽车4S店或者汽车销售公司/分公司选址时,务必先了解政府的政策动向,以免因小失大、错失良机。为您专业解读法律法规、政府政策。我是你们的法律顾问李律师。)
本文系法派法律团队李少敏律师原创,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与网站。违者必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法派法律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mpal.net/?p=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