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派丨法律资讯–2018年第1期

法派丨法律资讯--2018年第1期

        百度前员工违反竞业协议,赔偿83万余元

        百度前员工康泽宇在离职后一周内,就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悄悄入职与百度有着竞争关系的今日头条之关联公司,且在违约的情况下在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领取百度按月发放的竞业限制补偿金。百度将康泽宇诉至劳动仲裁部门,要求其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以及赔偿违约金。近日,北京市劳动仲裁委员会对百度诉前员工康泽宇违反竞业协议、入职今日头条并泄露百度公司机密一案做出裁决,要求康泽宇返还、赔偿竞业限制补偿金等各项费用共计约83万元,停止违反竞业限制的行为,继续履行对百度的竞业限制义务至竞业限制期满,此前因康泽宇否认与百度的合同系本人签字、引入鉴定机构的费用也由康泽宇全权承担。

        之前,百度就以同样的理由将另一名违反竞业协议的前员工李成刚诉至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其返还并赔偿竞业限制补偿金100万余元,此案经劳动仲裁之后双方未达成一致,目前已经进入诉讼司法流程。

        加多宝再陷商标纠纷,和中粮系闹上仲裁

        被外界曾一度解读为“雪中送炭”的中粮入股加多宝一事在今日突生波澜。2017年10月30日,中粮包装曾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对清远加多宝增资20亿元人民币,从而持有后者30.58%的股份。其中10亿元将以现金方式支付,其余10亿元则以公司生产的铝制两片饮料罐作为实物出资。“同时,加多宝集团旗下的王老吉公司将向清远加多宝注入加多宝商标,作价达30亿元,占清远加多宝45.8%的股份”。2018年7月6日,中粮包装(00906.HK)发布公告称:加多宝方面并未按照增资协议履行其应向清远加多宝草本注入加多宝商标作为实物出资的承诺,中粮包装投资已于2018年7月6日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就相关事宜对王老吉公司、智首及清远加多宝草本提出仲裁申请。据了解,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时长平均需要16.2个月,仲裁费用平均11万美元。

奖品从“宝马”变“宝骏”,喜盈门范城被消费者起诉

        法国达索诉上海同捷用盗版软件,法院判令赔偿1505万元!

        原告法国达索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索公司)是CATIA系列计算机软件作品的著作权人。原告发现被告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捷公司)作为一家独立汽车工程技术公司,在各大人才招聘网站发布招聘熟练运用CATIA软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原告认为,有证据表明被告公司存在大量非法使用原告CATIA系列软件的行为,故诉至上海知产法院,并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2017年5月11日,该院执行法官到被告办公场所,以抽样检查方式对被告公司的电脑实施保全,并全程录像。根据现场保全的结果,被告公司的电脑总数为180台,执行法官以10%的比例进行抽查。在抽检的18台电脑中仅有2台电脑没有安装过CATIA系列软件的记录,在证据保全过程中被告有删除电脑中CATIA系列软件的行为。本案中,虽然原告的实际损失和被告的违法所得均难以确定,但结合原告提供的现有证据已经可以证明原告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法定赔偿数额的上限五十万元,故法院结合全案的证据情况,以双方提交的有关软件销售价格的证据作为参考,综合考虑已查明的侵权数量、原告CATIA系列软件的价格、被告的侵权期间和被告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在法定赔偿最高限额之上酌情合理确定赔偿数额。2018年6月29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就一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同捷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原告达索公司CATIA V5系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505万元。此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宣判成立以来最高判赔额。

       中国发布外企备案管理新规:可实现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

        根据中国商务部2018年6月29日晚间发布的《关于修改〈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30日起外企在向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时,应一并在线报送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信息。非外商投资企业经并购、吸收合并等方式转变为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时也一并在线报送备案信息。这意味着外企登录各地工商与市场监管部门网站的“单一窗口”,在线填写“单一表格”,就可以同时办理商务备案和工商登记手续,不用跑两个部门,也不用重复填写信息,整个过程实现“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暂行办法》还规定,外商投资企业或其投资者如果未能按期履行备案义务,或在进行备案时存在重大遗漏,商务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人民币以下罚款。

       国税总局:明确国地税合并后跨区域经营相关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相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已于7月5日起实施。《公告》明确,纳税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纳税人跨区域经营合同延期的,可以向经营地或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管理有效期限延期手续;跨区域报验管理事项的报告、报验、延期、反馈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在机构所在地和经营地的税务机关之间传递,实时共享;纳税人首次在经营地办理涉税事宜时,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报验跨区域涉税事项。纳税人跨区域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当结清经营地税务机关的应纳税款以及其他涉税事项,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填报《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国税机构和地税机构合并前,上述事项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创新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管理制度的通知》(税总发〔2017〕103号)的规定执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法派法律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irmpal.net/?p=422

(1)
Lawyer LeeLawyer Lee
上一篇 2018年7月11日 下午3:53
下一篇 2018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zh_CNChinese